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逸光[1] 陈静[1] 黄立高 胡秀娟[1] 张杰[1] 康伟 刘栖如[1] 王春敏 赵敏
机构地区:[1]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省成都市610081 [2]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年第33期171-17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四川省医学会科研课题计划(No.S15007)
摘 要:目的分析鼻腔术后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行鼻腔手术患者478例,其中鼻窦炎234例,非鼻窦炎244例。根据不同填塞物分为4组,即鼻窦炎采用鼻中隔硅胶夹板(或+纳西棉)填塞为A组125例,鼻窦炎采用单纯凡士林纱条填塞为B组119例,非鼻窦炎采用鼻中隔硅胶夹板(或+纳西棉)填塞为C组127例,非鼻窦炎采用单纯凡士林纱条填塞为D组107例。再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7例与未感染组471例。分析鼻腔术后使用不同填塞物的感染情况,并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und-Mackayp评分、出血量、手术时长。结果鼻腔术后发生感染7例,其中A组感染0例,B组感染5例,C组感染0例,D组感染2例。鼻腔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感染率为3.10%(7/226),使用鼻中隔硅胶夹板(或+纳西棉)感染率为0。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不同填塞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VAS评分、Lund-Mackayp评分、出血量、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术后发生感染可能与患者使用不同填塞物有关。
分 类 号:R765.9[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