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指与所指关系下《呼兰河传》中的民俗事象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淑锦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9年第31期5-7,共3页

基  金: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符号语言学‘所指—能指关系’的民俗语言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为例”(项目编号:2018BKSKYJJ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俗语言作为社会文化发展史上的"语言文化化石",忠实地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俗事象的深入解读能带给读者独特的文化审美体验。《呼兰河传》描写了大量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民俗,以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刻画了故乡农民"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本文通过"能指-所指"相关理论对《呼兰河传》中的民俗描写进行语言解构与分析,以更好地挖掘民俗事象的文化价值,更深入地探析《呼兰河传》的深刻主题。

关 键 词:《呼兰河传》 民俗事象 能指-所指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