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万士端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6期153-159,共7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摘 要: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那种初读起来像是重读,而每次重读又像是初读的作品。以此为标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庶几近之。阅读《一句顶一万句》,不仅要明白它写了什么,更要了解它没写什么。这部小说时代背景模糊,大致可判断出上部“出延津记”的叙事时间是民国,下部“回延津记”的叙事时间是当下,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它几乎都没有写到,亦甚少涉及影响时代发展的大人物和知识分子,内中多是从事打铁、卖豆腐、剃头、杀猪、赶大车这类卑微职业的“贱民”形象。杨百顺、牛爱国正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一句顶一万句》通过两位主人公离开“伤心地”这一核心情节,以隐喻叙事呈现了现代中国“精神之塔”的建构与危机。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它揭示了近代以来在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艰难转型中建构现代中国“精神之塔”的“贱民”视角及其悲剧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