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无 周达新[2] 张晓春[2] 付华 储慧民 樊友启 潘翠珍[2] 曾杰[6] 江立生[7] 黄鹤[8] 宁忠平 白元 陈发东 林颖[2] 葛均波[2]
机构地区:[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4]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 [5]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6]四川省人民医院 [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交通医院 [8]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9]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1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1]上海市东方医院
出 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年第12期661-672,共1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摘 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可致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内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致血栓栓塞性疾病。Framingham研究[1]表明,AF与卒中事件有显著相关性。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栓塞的主要方法,但因其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受药物、食物等因素影响较多,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较差,临床应用受限。外科切除LAA可以降低卒中风险[2]。Madden手术切除了2例患者的LAA,以预防卒中复发,引起了临床医师对干预LAA的关注[3]。1969年,Aberg[4]在对642例死亡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约90%的血栓起源于LAA。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