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海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368-368,共1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仁智对举是先秦两汉的儒学传统,孟子、班固则是把仁、智与圣结合起来并予以理想人格建构的突出代表。“仁且智”理念是孟子对理想人格所作的哲学界定,“圣-仁-智”模式是《古今人表》论理想人格所用的史学标准,两者具有前后相承、截断众流的儒学史关联。孟子对于性善论与“仁且智”的结合,显示了哲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卓识”一面;班固对于人性论与“圣-仁-智”的拆分,展现了史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常识”一面。新时代的“古今人表”必应是既道德又科学的,是让人堂堂正正地站起来的“仁且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