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空间的场所性和非场所性研究——以《菊次郎的夏天》为例  被引量:2

A Study on the Place and Non-place of Film Space——Taking “Kijiro’s Summer”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颖萍 GUO Ying-ping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摘  要:法国人类学家奥吉在《非场所:超现代人类学入门》中提出了"非场所"的概念,"非场所"和传统意义上"场所"的概念是紧密相连的。一般说来,场所被定义为有历史的、有身份的、有关联的,反之则为非场所。从时间维度上看,场所意味着历史和永恒,非场所意味着现时与短暂。本文首先归纳"场所"和"非场所"的特征,再以《菊次郎的夏天》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两类具有不同特质的空间对电影叙事及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

关 键 词:场所 非场所 公路电影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