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庄燕 戴林峰 张海东 陈秋华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第6期1073-1077,共5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3895);江苏省中医院基金资助项目(Y18011)

摘  要:难治性心源性休克仍是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的主要指征之一,积极、妥善处理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这些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留给临床医师处理原发疾病的时间有限。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应用可以为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赢得更多时间。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循环支持和替代系统的临床应用显著增加,近50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但近年研究发现,IABP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各专科协会对其临床应用的推荐级别也较前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循环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目前新型循环支持/替代系统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仅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的循环支持系统及可替代心肺提供氧合并清除二氧化碳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作者对近年临床应用的新型经皮置入循环支持/替代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临床使用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心源性休克 循环支持系统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文献综述 

分 类 号:R459.9[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