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彩英[1] 杜丽群[1] 董文逸[1] 宁丽娟 蓝梅莺 黄晓嫦 韦彩云[1] 梁茂裕[1] 韦文芳[1] 陆怡辛[1] 梁浩锋 XIE Caiying;DU Liqun;DONG Wenyi;NING Lijuan;LAN Meiying;HUANG Xiaochang;Wei Caiyun;LIANG Maoyu;WEI Wenfang;LU Yixin;LIANG Haofeng(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ning,Guangxi 530023 China)
机构地区:[1]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 处:《护理研究》2019年第24期4304-4307,共4页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180599
摘 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54例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急性疼痛控制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11.7%)低于对照组(24.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的病人比例(93.5%)高于对照组(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焦虑倾向的比例(41.6%)与对照组(4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可提高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降低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改善病人焦虑情绪效果欠佳,心理干预仍需进一步加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