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型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欣航 占永立[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北京100053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81473614)

摘  要: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我国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较前显著上升,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比例由16.8%升至29.2%[1,2]。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特发性膜性肾病常见病理改变之一,伴TIF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比例约达55.8%~92.8%[3]。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密切联系,是决定特发性膜性肾病10年肾脏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4]。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探讨伴与不伴TIF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型特征的差异。

关 键 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终末期肾脏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中医证型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回顾性队列研究 肾功能损害 

分 类 号:R69[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