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百胜[1]
机构地区:[1]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71-74,共4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的2017—2020年度《商鞅变法与法制改革研究》项目(17Y010)。
摘 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变法和普法教育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凡改革变法比较成功的,通常都是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加强法令在改革变法中的利益调节与导引作用;而反之,凡是改革变法不成功的,无不是轻视普法教育,忽视法令在改革变法中的利益调节与导引作用。实践证明,是否重视法令的作用以及普法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改革变法的最终成效有着非常紧密的正相关关系。从商鞅变法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关系的存在,我国是非常重视全民普法教育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