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AM-1及I-FABP表达对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肠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海燕[1] 章岚岚[1] 武荣[2] 

机构地区:[1]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浙江杭州310000 [2]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江苏淮安223002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9年第24期5667-5670,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 (sICAM-1)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在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肠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窒息新生儿9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无胃肠损伤组35例,胃肠损伤组62例,将胃肠损伤组窒息新生儿根据胃肠障碍程度分为轻度胃肠损伤组41例,重度胃肠损伤组21例,选取同期出生无窒息新生儿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新生儿血清sICAM-1、I-FABP水平,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胃肠损伤组和无胃肠损伤组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1、I-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胃肠损伤组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1、I-FABP水平均高于无胃肠损伤组(P<0. 05),且重度胃肠损伤组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1、I-FABP水平高于轻度胃肠损伤组(P<0. 05)。sICAM-1、I-FABP水平诊断窒息新生儿急性肠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93和0. 876,灵敏度分别为80. 94%和94. 19%,特异度分别为61. 16%和84. 79%。结论 sICAM-1、I-FABP在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中高表达,检测sICAM-1、I-FABP对新生儿窒息急性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新生儿窒息 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肠损伤 诊断 

分 类 号:R725.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