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师健[1]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120-127,共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宋士人心态与笔记创作的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8YBA28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宋代目录学视域中的笔记,体现了诸多新变,奠定了笔记著录的基本格局。宋代目录家在笔记分类上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崇文"馆臣和史官为代表,主张小说与杂体史料分流,形成一个文类纯粹体,这种文献编排模式得到宋代官、私目录家的普遍认同;另一种思路是《通志》与《玉海》为代表的少数派,开始注重笔记的文体特征,并尝试以文章的视角区别记体与传体,体现出现实创作对目录分类的影响。这种著录格局的形成与传统目录学中逐渐形成的部类规则以及笔记自身"博杂""包容"的特点紧密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