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吉林医学》2020年第1期202-206,共5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西卫生厅自筹课题[项目编号:Z2008406]
摘 要:纳米细菌(nanobacteria NB)是时20世纪80年代Kajander等发现并命名以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研究热情,是近30年来饱受关注和争议的研究课题[1]。研究者对NB的关注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认为NB分布广泛,可感染任何生物组织和细胞,具有较大的毒性。NB可能是地球上最小的细胞形式,也可能是地球和地外细胞生命起源的细胞前体[2]。其二认为NB与人类病理性钙化类疾病和结石类疾病密切相关,生物体内的结石和病理钙化性组织内都可以检测出NB的存在,NB可能是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3]。其三是动物实验中利用NB已经成功研制出胆囊结石和肾结石的动物模型,并用这些动物模型开始结石类疾病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探讨[4-5]。对NB争议的焦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支持者认为NB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属革兰阴性菌,呈球状或球杆状,体积极小,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B含16SrRNA序列[6]。Martel等反对者却认为NB不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现有生物体的所必须的大分子蛋白和DNA的体积最小直径必须至少在200纳米以上,NB体积太小不可能容纳这些大分子物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没有发现NB中有确定DNA或RNA[7-9]。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