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戏剧史写作模式献疑——以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翙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51-156,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摘  要:20世纪的中国戏剧史家们普遍视中国戏剧的形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撰写戏剧史时皆以追源溯流开篇;对于历史上先后兴盛的南戏、杂剧、花部三类戏剧形态之间的演进规律,其则根据时间线上的因果关系而概括为一种此衰彼盛的兴替关系;作为“场上”的重要呈现因素,声腔也逐渐受到戏剧史家们的重视,而一度成为其考察戏剧史变迁的重要线索。这三种在戏剧史中似乎已经达成共识的撰写方式与认知理念,实际上仍存在着重大缺陷,而这一缺陷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对中国戏剧本质特征、中国戏剧分类标准等根本问题仍然含糊不清。

关 键 词:20世纪 戏剧史 戏剧起源 戏剧演进 声腔 周贻白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