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布鲁菌病疫情形势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帖萍[1] 白永飞[1] 郑玉华[1] 

机构地区:[1]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控科

出  处:《实用医技杂志》2019年第12期1562-1563,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摘  要:布鲁菌病(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职业性或环境接触病畜或其产品而感染,也可通过吸入含有布鲁菌的气溶胶或摄入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或不熟的内脏而感染。布鲁菌病作为最常见的动物源性疾病之一,分布于全世界170多个同家,每年报告布鲁菌病约50万例,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健康,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食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布鲁菌病疫情持续上升,流行范围不断扩大[3-5]。山西省作为全国布鲁菌病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山西省布鲁菌病疫情布鲁菌病疫情快速上升,2000—2003年报告病例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2004—2018年报告发病数始终位居全国前5位[6],本文分析全省的布鲁菌病疫情和上升原因,探索防治对策提出防控建议。

关 键 词:布鲁菌病 流行范围 上升原因 防控建议 布病 环境接触 巴氏消毒 动物源性疾病 

分 类 号:R516.7[医药卫生—内科学] R181.3[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