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散曲历史观的新旧格局及其曲学思想根源  

The New and Old Historical Views of Sanqu-Poetry in Ming Dynasty and Its Theoretical Roo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昕[1] MA X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32-41,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咏史是古代散曲写作的重要题材,在元代形成独特的创作传统,以消极悲观的历史观念为其特色。但是到明代,散曲中的历史观念与创作风貌出现突破与新变,具体表现为谈成败、论兴亡、讲是非三个方面,共同呈现出积极进取的风格。明散曲新旧史观的格局大致是:正德、嘉靖时期,南方曲家与多数北方曲家都沿袭元曲的消极史观,而康海、王九思发展出积极史观;万历至崇祯时期,南北方曲家多数转向积极史观。这一格局变化的背后,包含着明代曲学思想的微妙变迁:持有积极史观的曲家,多受复古文学思想的影响,或受政治危局与国家忧患的逼迫;而固守消极史观的曲家,则往往与复古文学思想有所疏离。

关 键 词:明代 散曲 历史观 

分 类 号:I207.24[文学—中国文学] 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