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百慧 黄瑾瑾[1] 胡瑶琴[1] 金海燕[1] 叶文松[2] 朱伟玮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麻醉科,杭州310052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骨科,杭州310052
出 处:《浙江医学》2020年第1期70-72,共3页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后髋臼发育演变。方法以21例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治疗的单侧DDH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1、6、12、18、24、36个月时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并测量相关参数,包括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角)、髋臼深度(D)、髋臼宽度(W)、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术后末次随访时依据Severi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末次随访Severin标准评价为优17例,良4例。与术前比较,术后1d及1、18个月AI、CE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8个月与2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d及1、24个月D、W、AI(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个月与3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AI持续减小,CE角逐渐增大,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持续改善,18个月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值;术后D、W持续增加,D较W增加更明显。术后2年髋臼本身的包容能力达到相对最佳状态。
关 键 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骨盆截骨术 股骨截骨术 儿童 髋臼发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19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