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联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庆晨 孙凤龙[1] 刘祖耀[1] 李富[1] 王宏庆 董婕[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

出  处:《北京医学》2020年第1期68-69,72,共3页Beiji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联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症的患者38例,其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38~77岁,平均(59.21±7.31)岁;L2~L3椎体2例,L3~L4椎体13例,L4~L5椎体21例,L5~S1椎体2例。均行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联合腰椎间盘摘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和卧床时间等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指数。对术前及术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随访,末次随访13~26个月,平均(19.19±2.95)个月。手术时间48~115 min,平均(60.88±6.49)min;术中出血25~60 ml,平均(55.63±10.14)ml;卧床时间15~31 h,平均(22.3±4.1)h。术后1周的ODI、JOA评分、后背VAS及腿部VAS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及JOA评分较术后1周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评定在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9.5%(优16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联合腰椎间盘摘除术能够有效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椎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 键 词:腰椎 内窥镜 椎板减压 椎间盘摘除术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