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晓宁 许金海[1] 王国栋[1] 尹萌辰[1] 叶洁[1] 马俊明[1] 莫文[1,2,3] 施杞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2]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200032 [3]上海市施杞名中医工作室,上海200032
出 处:《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1期189-192,共4页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635,81403419);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16CR3074B,16CR4011A);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6401930600,17401934400,18401903200);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4Y0081,ZYKC201701003,201840010);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龙医学者(LYTD-60);上海市体育科技“腾飞计划”项目(18T009)
摘 要:骶管注射是将药物经骶管裂孔注入椎管内,起到减轻局部炎症、松解组织粘连、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酸困麻木为主要表现。骶管注射作为该病的常见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等特点,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但目前临床运用多为经验治疗,治疗效果与注射药物成分、剂量、穿刺方法、滴速、病变节段、间隔周期、疗程以及疾病的适应症等密切相关。由于该方法为椎管内注射,存在一定操作风险,颅内压升高、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及猝死也屡有报道。现尚无明确的指南或者指导原则以规范临床操作,故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文献,分析影响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风险因素,以期规范操作,降低风险,并为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274.34[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