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络病理论探析慢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演变及治疗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猛[1] 田昭春 王彬[3] 张云杰[1]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济南250014 [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眼科,济南250014 [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济南250014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年第1期176-17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GSF119026,2017GSF19118,2017G00601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HL110);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7-061);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科学技术课题(SDBJKT20180128)

摘  要: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部分。慢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病变,是由于肠系膜动脉的慢性阻塞性疾病导致的以间歇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被称为“腹部间歇性跛行”、“肠型心绞痛”,其病变发展变化可分为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虚不荣、络脉拘急四个阶段,符合络病理论。治疗上,根据病变阶段分别运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通络、以补为通、驱邪解除拘急之法,以“络以通为用”为基本治则。

关 键 词:络病 络脉 通络 慢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病变 腹痛 

分 类 号:R657.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