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后股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鸿 马丽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医药前沿》2020年第1期154-155,共2页Journal of Frontiers of Medicine

基  金:四川省卫生厅项目,项目号090281。

摘  要:目的:探讨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股动脉血栓的患儿进行外周静脉溶栓和介入溶栓治疗的方法,以及溶栓治疗时护理团队的配合及观察。方法:对考虑血栓形成患儿首先用尿激酶经外周静脉途径溶栓治疗,效果不明显后,在24小时内采用介入途径进行溶栓治疗,并密切观察血栓溶解情况。结果:患儿经介入溶栓治疗后,介入过程中既造影可见血管腔逐渐通畅,下肢缺血症状缓解,管腔供血恢复;介入溶栓后继续超声检查提示管腔通畅;出院后股动脉血管超声随访4周,提示管腔通畅。结论:介入治疗患儿应关注术后穿刺肢体血栓形成风险,加强护理,正确选用溶栓治疗途径及时机,有效减少术后血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关 键 词:股动脉 血栓 溶栓 介入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