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欣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年第12期63-65,共3页Aesthetics
基 金: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项目(A-9103-17-065405)研究成果
摘 要:戏剧改良运动在辛亥革命浪潮的推动和影响下蓬勃兴起。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意识到戏剧具有启蒙民众的教化作用,以戏剧作为宣传革命的武器,主张戏剧革新,从而推动了戏剧本身的发展。革命时期,众多时事新戏和连台本戏在"新舞台"上演,"新舞台"由此成为辛亥革命前后编演新戏、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革命前后,京剧舞台上出现了众多"辛亥革命戏",这些剧目反映革命斗争、歌颂革命志士、宣扬爱国精神,为辛亥革命的发展起到了宣传推动作用。一大批海派京剧艺人和从事戏曲改良的爱国革命志士,不仅在舞台上编演新戏,舞台下也积极投身革命,参与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辛亥革命的发展促进了戏剧兴盛的高潮,而推动戏曲改良、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京剧艺人也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