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志辉 章文龙[1] 黄敏乾 刘坚 

机构地区:[1]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出  处:《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6期574-577,共4页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的高危因素,以提高预后,改善心功能。方法:经诊断、纳入与排除后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接受心脏瓣置换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手术方法,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相应得(的)辅助治疗。术前6个月患者接受飞利浦超声诊断检查,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模内径、左心房内径、心排血量及术后心排血量,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置换膜瓣数量。并分析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单因素与多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有24例心排血量减少,发生率20.00%,未减少96例(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前心胸比与术后排血量减少无关(P>0.05),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机时间、置换膜瓣数量、术前左室输血分数、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是排血量减少的单因素(P<0.05)。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机时间、术前左室输血分数、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是排血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置换膜瓣与其无关。结论:重视脏瓣置换术前患者的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机时间、术前左室输血分数、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预防心排血量减少,有利于提高预后。

关 键 词: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排血量减少 单因素 多因素 

分 类 号:R654.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