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任苗[1] Yan Ren-miao
机构地区:[1]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出 处:《中外公路》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K2015A369);安徽高校学科拔尖人才资助项目(编号:gxbjZD2016099)
摘 要:随着斜拉桥跨径的不断突破,斜拉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跨径斜拉桥设计计算理论也逐步完善。其施工工艺与工序也较为成熟,传统斜拉桥施工一般在边跨设置支架安装段,支架安装长度一般略大于锚固跨长度。在芜湖二桥设计、施工过程中,初始施工方案制定及结构设计均采用了传统的施工工艺。但是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节约深水基础搭设临时支架的高额费用,拟将施工方案调整为边跨梁段均采用悬臂拼装施工,但施工方案调整对结构合理状态的影响不可忽略。该文以主跨806m的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为依托,研究了不同施工工艺对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并结合桥梁施工工艺,分析了对超大跨径斜拉桥构造设计优化的思路。通过合理的结构构造和施工工艺优化,确保了结构受力状态的合理。
分 类 号:U448.27[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