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大北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2]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2期64-69,共6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探讨元好问的思想发展和演变,《寄英禅师》是一个可资参照的坐标,它体现了元好问的三生观念。元好问“我本宝应僧”与赵秉文、李纯甫“生前一僧”观念有内在联系,是移居嵩山初期元好问思想发展的一大变化,也是他对儒者身份重新审视的产物。元好问存在着一定的佛教信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孔门禅”说,主张禅学与儒学的融合。在诗禅关系上,融通诗禅,丰富了其诗学理论。元好问客观地看待佛教的社会功能,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