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新 陈林 况九龙[1] LIAO Xin;CHEN Lin;KUANG Jiulong
出 处:《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年第1期84-8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异质性疾病,它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1]。王辰等[2]最新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慢阻肺总体患病率为8.6%(95%CI 7.5~9.9),总人数近1亿(95%CI 0.763~1.357),已构成重大疾病负担。既往认为慢阻肺气道慢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但近年来发现慢阻肺也存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炎症。Brightling等[3]研究发现,高达40%的慢阻肺患者EOS计数≥3%,其比例取决于所使用的EOS阈值及研究的具体人群。本文主要对EOS在慢阻肺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肺功能下降和肺炎的风险以及提供个体化治疗决策的潜力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