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学良[1] 邹勇[1] 明腾[1] 黄国金[1] 涂洪强[1] 张盛[1]
机构地区:[1]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病治疗中心
出 处:《江西医药》2020年第1期34-35,58,共3页Jiang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经验,评估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的适应症、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9年9月经胸封堵的干下型VSD患儿292例,其中男156例,女136例;年龄5月-11岁,平均(16.5±12.4)个月;体质量6~29.5kg,平均(11.3±5.9)kg。所有患儿均行胸骨下端小切口,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右心室表面置入偏心封堵器。观察手术过程中及随访期间患儿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如主动脉瓣反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经术中TEE及术后经胸超声确认封堵成功273例(成功率93.5%),判定封堵成功标准包括封堵器无移位/脱落,无瓣膜反流加重,无明显残余分流(分流量<1mm),无流出道梗阻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封堵失败中转体外循环直视手术18例,其中7例因置入封堵器后主动脉瓣返流加重,5例因残余分流明显(分流量>1mm);3例因通过导丝/鞘管困难,3例因封堵器形态偏移。另1例术后1d因残余分流加重行体外循环下取出封堵器同时修补室间隔缺损。随访1-24个月,全组无封堵器移位/脱落、心律失常、残余分流、溶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封堵器型号及熟练操作的前提下,经胸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