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买吾拉尼江·加马力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0年第2期136-139,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摘  要:临床中由于创伤、骨肿瘤切除、感染病灶清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比较常见,尽管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但修复大段骨缺损仍然对骨科领域是个重大的挑战。目前对于大段骨缺损尚无明确的定义。有学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将缺损范围超过骨周径50%或长度超过2 cm以上的骨缺损称为大段骨缺损[1]。最初由AC Masquelet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Masquelet技术是一种二阶段骨重建技术[2],在过去十年中该技术逐渐普及。该手术方法的关键点包括通过根治性清创术控制局部感染,放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置入物以保留死腔,以及防止移植的松质骨再吸收并促进骨向缺损部位生长[2]。Masquelet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其骨愈合率为82.6%~100%[3-5]。在治理骨缺损疗效方面该技术与其他方法并无明显差异,例如Ilizarov骨搬运(愈合率为83%~100%)[5]和带血管腓骨自体移植物(愈合率为88%~100%)[6-8]。

关 键 词:大段骨缺损 局部感染 病灶清除 缺损部位 清创术 置入物 缺损范围 自体移植物 

分 类 号:R68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