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雪汝 谢柯[1] LIAO Xueru;XIE Ke
机构地区:[1]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69-76,共8页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中多模态话语的文化隐喻研究”(19XYY008);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基于国家翻译实践理论的汉语经典英译研究”(19SKGH153);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客教育视阈下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93213);重庆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之创译研究”(2017ZWY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前中国文化外译数量虽多,但整体传播效果不理想。作为特殊传播活动的中国文化外译,只有遵循传播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格里菲斯版《孙子兵法》译本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十分重视传播受众要素,即精准把握了传播受众的需求和当时的传播环境,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调整了传播内容等。格里菲斯的做法给予中国文化外译的有益启示是,将传播受众放在核心的位置,尽力满足传播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竭力呈现传播受众期待和习惯的文本样式,充分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切实提升译本的传播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