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忠三 陵军成 ZHOU Zhongsan;LING Juncheng
机构地区:[1]天祝县水务局,甘肃天祝733299 [2]天祝县林业工作站,甘肃天祝733299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2020年第1期29-31,共3页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摘 要:在以煤矸石为主的露天煤矿开采废弃物堆积区,研究了不同草种、树种及其组合在植被恢复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草种中披碱草和皱叶酸模播种后适应性较强,3年后保存率分别达到88.15%和75.82%,盖度分别达到56.24%和42.76%;不同树种中沙棘和互叶醉鱼草栽植后适应性较强,3年后保存率分别达到65.12%和58.62%,盖度分别达到51.36%和42.42%;不同草种和树种两两组合后,披碱草+沙棘和披碱草+互叶醉鱼草间作模式的固土能力较强,3年后植株数量分别为22.11和18.45株/m^2,物种多样性分别为4.31和4.02种/m^2,植被盖度分别为65.68%和62.17%,地表均无径流痕。因此,可将披碱草+沙棘或披碱草+互叶醉鱼草间作模式作为试验地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首选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