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榔”的意义:民族地区旅游型乡村中的主客纠纷及治理——基于西江千户苗寨酒店污水案件的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玲[1] 李祥涛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 [2]西藏嘉黎县政府,西藏那曲852400

出  处:《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期255-256,共2页Young Society

摘  要:当前,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乡村,造成与原住居民矛盾冲突频发。西江县千户苗寨政府为了化解主客日常纠纷,运用本地传统治理资源——“议榔”进行调解。文章以千户苗寨的一桩经“议榔”成功调解的个案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双方当事人行为及话语观察,思考传统治理资源在开放乡村中的积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性与权威性,同时尊重民间习惯法在乡村社会纠纷化解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文章最后提出合理运用议榔制度,创新苗族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并将其纳入国家制定法规范内容,以求实现两者间的协同与互动。

关 键 词:开放乡村 纠纷 传统治理方式 “议榔” 民间习惯法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