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飞龙[1] 梁宏志[1] Li Fei long;Liang Hongzhi
机构地区:[1]贵州财经大学
出 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5-11,共7页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基 金:贵州财经大学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基金《贵州农地制度沿革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6)》(项目编号:2017SWBZD18)
摘 要:国家土地制度与农民主体地位之关系,可用制度黏性加以解释,即作为刚性的国家土地制度,在乡村社会推行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变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这恰恰也是制度稳定性的基础。农民主体可能会因为国家制度的强弱,展示出不同的形态,时而显性,时而隐性,但农民主体却一直存在。当前,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着力于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割、农业合作组织的市场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塑造等。集体所有、规模经营或许是最为有效且可行的土地制度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