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随访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晓红[1] 吴兰君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出  处:《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年第3期90-92,共3页Modern Nurse

摘  要:目的分析4 635例不同年龄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妊娠结局的随访结果,为护理人员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生殖中心2013年1月-2017年8月实施IVF-ET的4 6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调取住院志、微信回访或者回院随访的方法获得妊娠结局,根据患者年龄<35岁、35~37岁、38~40岁、>40岁分为A组(n=3 718)、B组(n=496)、C组(n=267)、D组(n=154),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及活产率。结果共随访4 635例,其中12例随访至N-T超声后失访,失访率为0.26%;临床妊娠率为49.6%;分娩1 901例(包括9例宫内外同时妊娠患者),单胎分娩1 425例,双胎分娩476例,活产1 899例,活产率为40.97%,活产婴儿数2 375例(男活婴1 252例,女活婴1 123例,男女比例为1.1∶1.0),死胎2例,畸形儿17例,畸形儿发生率为0.72%;流产率为14.44%,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74%(其中宫内外妊娠发生率为0.61%)。按年龄段分组后,随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逐渐降低,流产率及早产率逐渐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IVF-ET临床护理工作中,要让不孕患者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其就诊意识;高龄患者存在妊娠率低、流产率高、活产率低的情况,尤其是在37岁以后,表现更加显著,故高龄患者在妊娠期间应严密随访,同时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

关 键 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年龄 随访 护理 

分 类 号:R473.71[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