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C1q在诊断狼疮性肾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亚梅[1] 刘运双[1] 俸家富[1] 

机构地区:[1]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年第5期705-707,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755400);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2015SZ0117)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可引起多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不同SLE患者的疾病表型和严重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狼疮性肾炎(LN)是SLE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多达20%的SLE患者在肾损伤约10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1],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的负担。肾脏的早期损伤可能与活动性炎症有关,而晚期的不可逆性损伤通常可归因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使用[2]。

关 键 词:补体C1Q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机制 诊断 

分 类 号:R446.6[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