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健[1] 崔文娟[1] 樊晓光 陈岩[1] 刘芹 吕祯祥[1]
机构地区:[1]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第4期817-82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探究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在老年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伴心肌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共6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的容量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容量管理,比较分析两组复苏6 h后相关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尿量、血乳酸水平〕、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6、24、48 h的液体正平衡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复苏6 h后相关参数(CVP、MAP、ScvO 2、尿量、血乳酸水平)观察组复苏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 h观察组NT-proBNP与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24 h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6 h及24 h液体平衡量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48 h液体正平衡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30 d住院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在老年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患者液体复苏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正确指导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对改善心肌损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