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骨密度T值对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椎间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景陆[1] 周兴茂[1] 刘永皑[1] 吴俊哲[1] 

机构地区:[1]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年第1期61-6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摘  要:目的探讨术前骨密度T值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椎间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3—2013-12采取PLIF术治疗的81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40例骨密度T值<-1.0 SD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骨密度T值≥-1.0 S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1周、术后2年的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及术后2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81例均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术后1周2组椎间孔高度以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年观察组椎间孔高度以及椎间隙高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术后2年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密度T值的减少会导致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的丢失,影响椎间融合的效果。PLIF术前应进行骨密度测量及评价,术中采用加强和维护椎弓根钉稳定性的方法,并注意在术前术后积极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

关 键 词:腰椎退行性疾病 骨密度T值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椎间孔高度 椎间隙高度 

分 类 号:R681.5[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