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 [2]包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出 处:《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年第1期127-12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摘 要:氯丙醇脂肪酸酯(MCPD酯)、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ly酯)是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潜在污染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在胰酶作用下可水解释放出具有致癌性的氯丙醇[1]。食用油中氯丙醇酯、Gly酯污染已成为近年来新出现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之一。自2016年已连续三年作为国家下达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风险监测”的重点检测项目,其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2]中“食品中脂肪酸氯丙醇酯含量的标准操作程序(第一法)(简称第一法)和食品中脂肪酸氯丙醇酯含量的标准操作程序(第二法)(简称第二法)”,在样品前处理阶段方法各异。为探讨其优劣,现做如下研究。
关 键 词:前处理 第一法 第二法 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分 类 号:TS227[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