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Ⅰ号”出水器物上的“丙子年号”款谈文物断代中干支纪年法的功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国敏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文物天地》2020年第2期126-126,共1页CULTURAL RELICS WORLD

摘  要:一古代中国人的纪年方法岁星纪年,是先秦时期开始我国使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当时人们称木星为“岁星”,通过观察木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发现它自西向东运行,约12年运行一周天。于是,古人将周天分为12分,每分一个位置,每年的同一时刻,古人在地球上观测到木星行经一处位置,以此来纪年。但是,古人经长期观测发现,每过80多年,木星的实际位置将超过理想计算位置一次,称为“岁星超辰”,这就会引发纪年混乱.

关 键 词:岁星纪年 长期观测 古代中国人 南海Ⅰ号 运行规律 先秦时期 岁星超辰 

分 类 号:K87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