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洋[1] 杜涛[1] 朱春华[1] 

机构地区:[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名特优鱼类生殖调控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湛江市海洋生态与养殖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88

出  处:《饲料研究》2019年第12期20-23,共4页Feed Research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鳞鱚(多喜鱼)雌核发育诱导及性别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A02020916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多鳞鱚(多喜鱼)亲鱼规模化培育及生殖调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4A020208117)”;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多鳞鱚(沙锥鱼)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编号:A201708A05)”;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一事一议”省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现代工业化循环水智慧养殖平台(项目编号:231619003)”。

摘  要:试验研究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C组(10 kg/t)、D组(15 kg/t)比对照组和B组(5 kg/t)有显著提高;C、D两组比对照组体重增长率分别提高17%和16%,差异显著(P<0.05);试验阶段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免疫性能方面,B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虾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当添加量为10 kg/t和15 kg/t时,溶菌酶活性分别提高23%和35%,差异显著(P<0.05);D组SOD活性最强,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5%(P<0.05),B组与A组和C组差异均不显著,但C组比A组显著提高了4%(P<0.05);磷酸酶活性方面,各试验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D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8.3%、12.81%,仅D组AKP活性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添加5 kg/t和10 kg/t小肽制品对其影响不大,说明小肽制品对磷酸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提升酸性磷酸酶活性方面。结果显示,在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养殖场添加5 kg/t小肽制品较为合适。

关 键 词:小肽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分 类 号:S968.22[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