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悲剧》的还原性阐释:乡下人进城的命运之殇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祥亭[1,2] 宁乐 

机构地区:[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2]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9年第12期143-151,共9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ZDB08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M642984);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CQXJ33);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DYYJ05);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编号:J17RA0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美国悲剧》是德莱塞的巅峰之作,以往的研究给克莱德的悲剧贴上的标签是"性格悲剧",认为他是一个极度虚荣的青年,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享乐主义,迷失了自我,人性变得扭曲,最终走上了犯罪与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小说凸显了德莱塞对虚假美国梦的批判。然而,我们认为以往的研究并不能充分揭示克莱德故事蕴含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克莱德是不是在追求欲望消费?其次,克莱德究竟是不是一个薄情郎?再次,克莱德到底是不是杀害罗伯达的凶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后,德莱塞创作这部小说的真正意图在哪里?

关 键 词:克莱德 德莱塞 性格悲剧 自我毁灭 乡下人进城 物质享受 《美国悲剧》 享乐主义 

分 类 号:I712.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