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基地(青春健康教育俱乐部)建设模式探析——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官鹏飞[1] 黄青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2]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1400

出  处:《科技风》2020年第9期236-236,共1页

摘  要: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健康教育要纳入学生的学习教育中去,强化学生对于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树立文明、健康的恋爱观、婚恋观.利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学生的教育中融入性道德、性责任、拒绝不安全的性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提高自我防范认识、防范意识、防护能力,避免或最大程度的建设危险行为造成的伤害.艾滋病防治教育基地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互相沟通、接受教育培训、组织活动的场所.基地主要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等为核心内容的宣传、培训、心理咨询、组织活动等相关服务活动.

关 键 词:青春健康俱乐部 防艾教育基地 艾滋病防治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