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献民[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17AZD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韶山精神"是毛泽东家乡韶山人民革命斗争英雄事迹的历史写照和精神凝练。当前已有多种学术观点予以概括,但对韶山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则缺少深度研究。笔者认为:要从青年毛泽东于1925年初回乡发动韶山农民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上研究韶山精神,方能符合韶山精神的历史指向。它内含着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要解决之根本问题的实践主题,是毛泽东后来开辟井冈山道路以实现中国革命由"走俄国人的路"转向"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导向。韶山精神亦是当年的"青年毛泽东精神"。
分 类 号:D642[政治法律—政治学] A84[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