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元元[1]
机构地区:[1]保山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出 处:《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200-200,202,共2页Journal of Jiamusi Vocational Institute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滇西汉语方言的文化适应性研究--以保山方言为例”(2017ZDX059)。
摘 要:滇西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汉语方言在滇西产生的过程就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以及汉族移民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其中保山方言又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大部由北方方言词汇构成,多接近普通话词汇,大致读音相近,保山话也被人们称作"小北京"。本文通过文献法和深度访谈探索滇西汉语方言的历史渊源,并探寻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进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