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指导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凤萍 李家平 卢德志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523000 [2]不详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5期37-39,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实施抗菌治疗,实验组患者根据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实施抗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情况、远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第1天,两组患者SOD、MDA、T-AO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第1天,实验组患者SOD水平为(157.90±11.66)U/ml,高于常规组的(134.73±11.0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MDA水平为(8.84±1.42)nmol/ml,低于常规组的(11.94±1.39)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AOC水平为(10.87±1.40)U/ml,高于常规组的(8.71±1.0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比率为77.50%(31/40),低于常规组的95.0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为(6.32±1.07)d,短于常规组的(8.95±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5.00%(2/40),低于常规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45±1.36)d,短于常规组的(12.15±1.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再次进入急性加重期比率为27.50%(11/40),低于常规组的50.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为(1.45±0.21)次,少于常规组的(2.30±0.1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死亡率为2.50%(1/40),低于常规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

关 键 词:血清降钙素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抗菌治疗 

分 类 号:R563.9[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