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思诗 周登威 潘毅[1] TANG Si-shi;ZHOU Deng-wei;PAN Yi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51012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年第12期1650-1652,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国中医药科技发[2012]27号);广东省财政厅中医特色治则治法方药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粤财社[2012]239号) 。
摘 要:岭南瘴气特点为湿热郁积,时间长久往往致病酷烈,故瘴病的症状多以湿毒为盛,瘴病外感、瘴疟、瘴疫3种类型为典型代表,分别探讨其证治脉络。瘴病外感证治特点为清热与化湿并行、变通六经方药,瘴疟有专药常山,临证分冷瘴、热瘴、痖瘴三类诊治,瘴疫常用芳香逐秽法,也注重矿物药的选用。此外,香薰香佩法及食用槟榔对避障有一定的作用。总之,本文从瘴病的概念、瘴病的特点及瘴病的分类证治及避障经验4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岭南瘴病的分类及证治概要,以期对岭南以湿热为主的现代疾病诊疗提供借鉴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