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琴文 王进[2] TAN Qin-wen;WANG Jin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年第2期165-169,共5页Industri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60181)。
摘 要:锰(Mn)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细胞功能和新陈代谢起着关键的作用。长期较高浓度职业性Mn接触会引起神经毒性,诱发严重的、不可逆的精神和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严重地影响了工人的生命质量。此外,通过受污染的空气、食物和水接触低水平的Mn,已被证明可能会导致神经行为异常[1-3]。而近年来,随着无铅汽油和农药代森锰等的广泛使用,以及Mn矿的开采、Mn合金的冶炼、电焊时的大量烟尘,造成环境中Mn的含量逐渐升高,增加了普通人群的接触机会。因此探讨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从二级预防出发,筛检亚临床中毒者和高度易感性的个体,早期脱离暴露,防止不可逆锥体外系损害的发生,是Mn中毒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miRNAs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如肿瘤、心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阿尔兹海默病等。miRNAs对Mn神经毒性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从对Mn的转运的影响、引起α突触核蛋白聚集、线粒体障碍、炎症反应、自噬等角度进行探索,我们现围绕近年来miRNAs在Mn神经毒性中的调控机制研究综述如下,以期帮助相关研究者更深入认识和了解miRNAs在Mn锰的神经毒性中的重要影响和潜在的治疗和诊断价值。
关 键 词:帕金森综合征 锥体外系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毒性 二级预防 生命质量 阿尔兹海默病 心血管疾病
分 类 号:R330.34[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