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年第6期128-13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吸入氧气浓度、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分别为(0.41±0.01)、(9.56±0.21)cm H2O(1 cm H2O=0.098 kPa)、(31.19±3.12)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0.54±0.04)、(12.21±1.78)cm H2O、(37.35±6.46)mm Hg,氧合指数(432.14±33.15)mm Hg高于对照组的(415.21±30.46)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2.52)、(15.35±2.32)d,均短于对照组的(15.13±3.13)、(18.56±3.5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率分别为4.00%、4.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体征,缩短病情改善的时间,并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的风险。
关 键 词: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