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异质路径下失地农户家庭发展能力评价与比较——基于湖北省402份农户问卷调查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玥[1] 罗信 黄玉浩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农村经济》2020年第1期120-127,共8页Rural Economy

基  金: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家庭发展能力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编号:2015M5721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城镇化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不同城镇化路径下失地农户的生存发展存在不同特点。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失地农户的家庭发展能力模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了新城开发、旧村改造、集体经济发展三种城镇化路径下402户农户失地前后家庭发展能力数值。研究发现,辅以留地安置+集体产业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城镇化路径可以显著提升失地农户的家庭发展能力,而侧重于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的新城开发城镇化路径则难以提升失地农户家庭发展能力。因此,在未来城镇化中,集体经济发展式城镇化是一条可选路径,其可使农户失地不无地,留地可发展,发展可共享,进而促进农户的全面可持续城镇化。

关 键 词:征地补偿 失地农户 集体经济 家庭发展能力 

分 类 号:F303.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