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浩林 苗小猛 刘嘉 杨洋 韩勇[1] 徐景峨 蒲龄 毛凤显 王德辉 朱冠群
机构地区:[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550005 [2]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550005 [3]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551700
出 处:《中国畜禽种业》2020年第1期77-79,共3页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基 金:贵州半细毛羊肉用新品系阶段培育研究——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NY[2015]3010-2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502005);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8)资助;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261号)。
摘 要:本试验旨在探索在不改变贵州半细毛羊毛用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产肉性能,为贵州半细毛羊的杂交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项目组以无角陶赛特羊为父本,贵州半细毛羊为母本开展杂交效果研究.通过对杂交F1代和纯繁F1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色特征、羊毛品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陶杂羊断奶重较纯种贵州半细毛羊显著提高(P<0.05),初生重和双羔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纯种贵州半细毛羊羔羊存活率显著高于杂交羊,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陶杂羊10月龄体重和体斜长显著高于纯种贵州半细毛羊,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而体高和胸围差异不显著(P>0.05).陶杂羊的毛色与贵州半细毛羊毛色一致.羊毛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半细毛羊公羊羊毛的平均直径和刺痛因子显著高于母羊和杂交羊(P<0.05),羊毛最粗直径和最细直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无角陶赛特羊作为父本对贵州半细毛羊进行杂交可以达到在不改变贵州半细毛羊毛用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其产肉性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