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符号学微探《追忆似水年华》的美学论和认知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彦梅 

机构地区:[1]法国里昂卢米埃尔大学

出  处:《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3期112-112,共1页

摘  要:热奈特在其《辞格三集》的《叙事话语》中,多次提到"媒介主体"作为观察者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充当重要的叙事结构主体。甚至对一个评论者来说,拒绝其充当认知这一行为者角色,他们把这一认知的任务全部交付给读者。不过这暂且是我们的一个设想和假设。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考虑"观察者"、"信息者"、"观点"、"真实探寻"--总而言之是文本的美学--普鲁斯特的读者们还缺乏某种美学观。因此,如果我们想推证--《追忆似水年华》可通过其观点之间的利用,亦或是以一种构想其认知并通过叙事和话语来获得其认知过程的中的观点,那么我们可以证明故事美学包含认知这一组成部分。

关 键 词:《追忆似水年华》 美学 认知论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